“一巷三杰”的语言小道
——访常州青果巷赵元任、瞿秋白、周有光故居
王玲玲
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名巷,这里诞生了三位中国语言学大家:“汉语言学之父”赵元任、新文字倡导者瞿秋白、“汉语拼音之父”周有光。一巷三杰,令人称奇。三位语言学大家不仅是左邻右舍,而且出生年代等距地相差7岁,1892年、1899年、1906年。
去年深秋的一个下午,在常州工学院几位语言学教授的陪同下,我终于踏上了一巷三杰的语言小道,内心洋溢着朝圣、敬畏的情怀,踩在
“青果巷,是我童年的摇篮”(周有光语),一块民间制作、略显粗糙的广告宣传画映入眼帘,墙体上方是“青果巷133号”的门牌,下方是一块并不显眼的“礼和堂,国家文物保护单位”的拓牌,这就是
常州工学院的
周有光故居礼和堂正对着巷北的是八桂堂,距瞿秋白诞生地天香楼仅百米之遥。从外观看,八桂堂倒是粉墙黛瓦、气势恢宏,政府修缮一新。潘再生费了些口舌我们才得以进去参观,走进去发现,四周的建筑都是新修的,直到走近天香楼,才看出她的陈旧容颜,我仿佛听见一声啼哭,一个婴孩呱呱落地了,他就是未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,院内这八棵老桂花树见证了这一切,然而我们还是多了几分惋惜,修缮应该是以维护文物旧貌为要旨。
绕过青石板路,来到东下塘,河对面的青果巷老宅的雕花长窗临河而驻,潘再生告诉我们,百年前那里曾是周有光随祖母吟诵唐诗的地方。“我大概三岁开始,常常跟祖母在一起。我的祖母住在河旁边的房子,大玻璃窗,有月亮的时候特别好。祖母教我念唐诗。”我们的耳畔仿佛响起了
最后,我们来到了育志小学。据周有光的口述:“我长大一点,大概六岁了,进了小学。我们的小学叫育志小学。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,我们家的男工带我去看,把庙里的菩萨一个一个打掉。”据潘再生考证,此“育志小学”即为青果巷另一百年老校——老新坊桥小学。周有光说的庙,即阳湖县城隍庙。其雄伟大殿直至上世纪90年代方被“毁旧造新”,现今唯存一座老戏楼,为省级文保单位。他又补充说,此考证主要是参考常州与武进的教育志,“育志小学为老新坊桥小学前身”。
走出青果巷,不远处商业中心南大街近在咫尺,浓郁的现代气息很快淹没了这个小巷。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、浮华,她总是以恬淡、宁静的姿态,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,青果巷的魅力来自于南市河和粉墙黛瓦马头墙,来自于雕花长窗、码头、古纤道和系舟石,以及临街那一座座石库门和门楼,然而,青果巷的价值更在于她脉接明清的深厚文化底蕴。
青果巷作为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之地,“一巷三杰”的语言研究成果一直鲜活在14亿中国人民的交流中。关于这点,你知道或是不知道,也许并不重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