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夏先民主要曾聚居在黃河中下游一帶,也是我們所稱的中原。在周朝之前, 先民們主要是以漁獵為生,從歷史來看尚無領土的慨念。雖傳說有黃帝與蚩尤之戰,我想不是為了領土之爭。直至周朝纔漸漸的進入了農耕社會。據傳周代始祖 “棄” 又叫 “后稷 ” 是農耕的始祖,因此奠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,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,一個重要的階段,因為封建社會,意味著已進入了農耕社會。當被封諸侯國的數目不斷的增加,加上周王朝的 衰落,各諸侯國之間,為了領土或資源,彼此爭戰不休,加上各諸侯國內奪權篡位,殺氣騰騰。儒家當時的治國理念是,建立起一套道德的標準,發揮人性自律的力量,使國與國和人與人之間,可以和諧相處,創造一個大同世界。因此儒家把人心人性,分析得十分深入和細緻,並且與人類的行為聯繫起來,成為領導社會和人類生活運作的力量。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創舉,也是全人類的創舉。
1,先王道德治國的典範
人類之能成為萬物的主宰者,是因為唯有人纔知道什麼是團結,有組織的能力,能以智取勝。在人類原始的社會裏,就有部落的首領,或稱酋長。當人類的部落社會不 斷的擴大 , 從漁獵生活轉形為農耕社會 , 就有了領土和國家的概念。 一個國家的領導 人 , 在古時稱為帝王或君主 。儒家以,堯,舜,文王,武王,作為王道治國的典範,用以說服諸侯各國的君主,應以德服人。如孔子的中庸中記載;《仲尼祖述,堯,舜,憲章,文,武;上律天時,下襲水土。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,無不覆檮;譬如四時之錯行,如日月之代明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相悖。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,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》。孔子稱贊華夏子孫的先祖;堯,舜,文,武,的大德之寬廣,之深遠,涵蓋,天,地,日月以及宇宙四季的運行。
孔子又說;《唯天下至聖,為能聰明睿智,足以有臨也;寬欲溫柔,足以有容也;發強剛毅,足以有摯也;齊莊中正,足以有敬也;文理密察,足以有別也;溥博淵泉,而時出之;溥博如天,淵泉如淵。見而民莫不敬也;言而民莫不信,行而民莫不說。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,施及蠻貘;舟車所至,人力所通,天之所覆,地之所載,日月所照,霜露所隊〈古時“隊”同“墜”〉,凡有血者,莫不尊親,故曰配天》。以 上對 堯,舜的 贊譽是說明 , 一位理想的君 主 ( 國 家 領 導 者), 必須耳聰目明心思靈敏 , 心地寬宏充裕 , 性情和平溫柔 , 能堅守道義 , 態度莊嚴令人敬畏 , 才能得人民 的 愛戴與信任 。 說得更明白一點 , 一位理想的君主 就是人民 所喜愛的人 。那時 的社會尚無民主的概念 , 但是顯然在孔子的理念裏 , 卻充滿了民主的理想 。
2,儒家以德治國之道
孔子說;《為政以德。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》。又說;《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》。以上兩段話的含意是 ; 用仁德治國 , 是眾望所歸 。 若用刑法政令來管束人民 , 人民雖避免了刑法 , 但內心並不覺得 可恥 。 如果以德政 禮制去感化和引導人民 , 人民就會對自己的過錯 , 感到羞恥 , 會立刻改正 。 因此,儒家主張以德政教化人民,避免用刑法來管束人民。
魯哀公問孔子;要怎樣纔可以使人民服從呢?孔子說;《舉直錯諸枉,則民服;舉枉錯諸直,則民不服》,意思是舉用正直有才德的人,人民會服從;舉用無才德的,人民不會服從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,問孔子;如何能使人民盡忠,敬仰,彼此和睦相勸? 孔子說;《臨之以莊則敬;孝慈則忠;舉善不能則勸》。孔子以上的話是告訴季康子,在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則;應該上莊則下敬,上孝則下忠,舉用善良的人,教導無才的人。
魯國的上卿季康子問孔子治國之道;《如殺無道,以就有道,何如?》。孔子回答說;《子為政,焉用殺?子欲善,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風必偃》。孔子回答魯國上卿季康子話的意思是,執掌國政為甚麼要用殺的手段呢?只要你自己存心為善,人民自然也都會存善心行善事了。君子的德行,就像是風;小人的德行就像是草;風吹到草上,草必會隨風而動的。
齊宣王問孟子說;桀,紂是天子,湯,武是諸侯,做臣子的殺了他的君王,可以嗎?孟子回答說;《賊人者謂之 “賊”,賊義者謂之 “殘” ;殘賊之人謂之 ”一夫“ 。聞誅一夫紂矣,未聞弒君也》。孟子認為,若君王暴虐,為民所棄,只不過是個凡夫而已。孟子又說;《民為貴,君為輕,社稷次之》,這是儒家,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初的民權觀念。
子貢問孔子如何纔能推行仁政,孔子說;《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》。以今天的說法解釋孔子的這句話就是,如果要治理好一個國家,必須要先建立好的制度。對於國家生財之道,孔子在大學篇裏說道;《生財有大道;生之者眾,食之著寡;為之者疾,用之者舒;則財恆足矣。仁者以財發身,不仁者以身發財。未有上好仁,而下不好義者也;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》, 這是當時孔子說明 社會經濟和生產的關係 。所謂 的 《仁者以財發身,不仁者以身發財》,是說有仁 德 的人是先有了財產,纔獲得為官的權位 ,可是 無仁德 的人是 靠權位而發財的。所 謂 《 君 子 愛 財 , 取 之 有 道 》這個道理 , 自孔子時代至今兩千五百多年 , 都沒改變 。
至於財產對人民與治國的關係,孟子說;《民之為道也,有恒產者有恆心,無恆產者無恆心;苟無恆心,放辟邪侈,無不為已,。及陷乎罪,然後從而刑之,是網民也》。以上所謂的 “恆 產” ,以 今天的說法就是 “不動產” 。 也就是說 , 一個人若居無定所 , 容易觸犯法律 。待人民犯了法 , 再去處罰他 , 就像 是設下陷井 ,陷人民於不義了 。
對於財富的分配問題,孔子曾說;《丘也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蓋均無貧,和無寡,安無頃。夫如是,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,即來之且安之》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,擁有國家和人民的人,最令人擔憂的不是人力和資源短缺,而是分配的不公平;不是貧窮,而是社會的動蕩不安。因此分配公平了,就無貧窮;人民和諧相處,就不會感到人力的缺乏;社會安定了,就不會有顛覆的危機。以上的做法,如果遠方的人還有不服的,則進一步改善國家的文化和道德,則進一步改善國家的文化,道德,和制度,遠方的人民來了,就會安居樂業定居了。
在儒家治國的道理中,從未強調 “懲罰” 的觀念,但隨著歷史的發展,華夏民族的社會結構,發生了極大的變化,以至儒家治國的理念,雖對社會秩序的安定一直具有實質上的影響,但對富國強兵的需求,卻難以為繼。因此產生了法家的理念。